欢迎来到工商大学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财政培训财税培训审计培训统计培训工商培训金融培训更多干部系统培训!

高等学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体制顺畅灵活性佳

全国十大财经院校之一政产学研全覆盖

咨询热线 023-6751-4122 / 186-2314-3569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基地

时政新闻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编辑: 时间:2024.06.04
原标题: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专家点评】

从举世瞩目的考古现场,到昆曲舞台上的经典演绎;从弥漫着人间烟火气息的古街区,到跨越国界的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这些鲜活的情境中,汲取着激昂向上的力量,共同绘制着当代中国生动立体的文化长卷。

去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出发,就必须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追本溯源,方能涵养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近年来,古典文献、古文字等“冷门绝学”得到了广泛关注,青年师生积极投身于“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守正传承之中,肩负起“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使命,成为绵延文脉的生动实践。同时,考古新发现如武王墩墓等引发广泛关注,中国历史文化的拼图愈发完整。追本溯源、理清脉络是“守正”的核心要义,也是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创新的基础。

传承创新,是保持文明长盛不衰的行动密码。文化的活力在于不断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学样式,不仅成为当代文化创造的资源宝库,更转化为时尚的生活元素,融入当代表达形态中。从《中国诗词大会》到《诗画中国》,创新的传播形态让选手和观众走进浩瀚的诗海,探索丰富多彩的诗词世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情画意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得以充分展现。

文明互鉴,是激发文化活力的重要途径。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可以互相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音乐、歌剧、话剧等丰富的舞台艺术形态走出国门,随着世界一流演出团队纷纷来到国内登台,一幅热烈的艺术交流图景正在展开。在网络平台上,中国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在国际传播的舞台上,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以更加强烈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要营造全社会共参共育、共享共创的总体氛围。存古开新,关键在于以文化人、启智润心。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度参与是文化生生不息的关键。要通过全媒体、全方位的宣传引导,提升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比如,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国家推出的“读李白,游中国”等主题路线,将李白的诗歌与走过的18个省市相连,将文物古迹等文化遗产串联成线,为人们提供了一条独特的文化之旅;遍布全国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成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空间,成为人们走进历史情境、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

要激发校园活力,深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种子。在新时代征程中,年轻一代正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各地中小学开展的“青春国学”计划等活动,让中小学生在诗词吟唱、创意写作、美文品鉴、主题研学等体验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大学校园中,民乐、古琴、昆曲等传统文化类社团也蓬勃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青年心田。

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新的文化使命,启示我们要站在文化的轴线上,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牢牢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文化自信引领文化强国建设,为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作者:周云磊,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

(责编:黄瑾、刘圆圆)
当前页面:http://www.ctbuedp.com/szxw/023912.html